兒童時期本來應(yīng)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天真、最快樂、最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時期,可縱觀當下:真正擁有快樂童年的兒童有多少?這其中的原因何在?通過大量的心理咨詢案例來看,其實這與成人以“愛”的名義剝脫了兒童自我成長的天性有很大關(guān)系。
縱觀生物界的發(fā)展史,大概沒有哪一種生物的幼兒期比人類還要漫長,說得短一點可以是零到六歲,說得長一點,可以延伸到十二歲,基本相當與小學教育階段的結(jié)束,在法律上給予了更大的自由,將其延伸到十八歲,可我們所見到的事實是:不要說12歲小學畢業(yè)的兒童,就是到了法律上的成熟年齡,又有多少孩子真正在心理上走向獨立了呢?難道是孩子真的不具備這種獨立生活的能力嗎?當然不是,從根本上說是因為某些成人世界完全剝脫了兒童作為一位獨立個體的自我成長能力,在這點上西方社會明顯地做得比中國要好,所以還是與一些不當?shù)慕逃逃^念有很大的關(guān)系,說句很不該說的話,時下的中國的父母把自己的手伸得太長了,結(jié)果卻貽誤了孩子的成長。每逢9月份大學開學之際,不少新生報到的時候就跟舉家遷移一樣,甚至連七大姑、八大姨都跟上了,理由是“孩子真正次出遠門,我們不放心”,這也就罷了,大學4年后的招聘會上還能看到父母比子女更忙碌的身影,不知道到底是誰在找工作?這不不夠,時下還有更流行的相親大會,那種場面更是壯觀,出現(xiàn)身影更多的倒不是青年男女而是他們的父母?……想到此情此景,不知道您有何感慨,為人父母的這份良苦用心固然可貴,但真的就是一種可取的方式嗎?當有一天你們把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拋給他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們何以面對?這是值得每一位父母所深思的問題。
所以,上海神光心理咨詢專家認為,若要盡可能避免后續(xù)的類似的事情的發(fā)生,這就需要在兒童時期主動給孩子斷“奶”,為孩子的自我成長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間,而不是盲目地包辦代替,也許在許多“真正次”的嘗試中,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傷痛,但這也是孩子成長所必須的,對于兒童期孩子的成長,作為父母要做的只是做一個真正的“陪伴者”,父母給孩子真正的愛不是那種盲目的溺愛或過度的關(guān)懷,而是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并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否則只能是“錯愛”,特別是處于童年期的孩子,總是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的自我成長空間,這對兒童今后的心理和人格發(fā)展的阻礙將是無法彌補的,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有關(guān)信息或者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疑惑,都歡迎您來電咨詢,神光兒童心理咨詢專家將竭誠為您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