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場所,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臉皮特別薄的同事,特別敏感于別人對他的評價,不能接受來自他人的批評。對于負面評價,他們通常分為兩種表現(xiàn)形式:
一種是羞愧型,當別人提出對他的批評時,他表現(xiàn)出極度的羞愧難當,面紅耳赤,甚至淚如雨下,一度讓批評者產(chǎn)生犯罪感。
另一種是反應(yīng)過激型,即當別人指出他的做法欠妥時,他不是拍桌子就是大聲反駁,把批評者駁的一無是處,以此來堅持自己的立場。
面對這樣的同事,他們犯錯時如果不指出,會影響集體的工作效率,而當他們的面指出時又會讓批評者沒有臺階下。心理學認為,不能接受別人批評的人真正的心理根源在于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低,自信心不足。羞愧型的人以退縮為表現(xiàn),而攻擊型的人他們以增強防御機制為表現(xiàn)。
那么,對臉皮薄的同事,應(yīng)該如何提出建議,讓他們更能接受呢?
一、以客觀的態(tài)度向他們描繪出錯事件,讓他們感覺事情的確是有依據(jù)的,絕非故意刁難他們、對他們進行人身攻擊等。這樣更加有助于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
二、給他們解釋的機會,可以詢問他們犯錯的原因,這樣可以防止他們感覺自己是被冤枉的,或者是有苦難言,從而存在負面情緒。
三、對他們的錯誤表示理解,可以就他們自己的解釋表示理解,比如:“這也不能全怪你,的確是時間有些匆忙了。”
四、詢問他的意見,可以就此次事件的錯誤詢問他要如何處理,真正是能讓他自己說出愿意改進、如何改變做事方法等。
五、提出自己的希望,比如希望他能夠下次更加認真,工作時要檢查幾遍等。
最后,要有禮的對他表示感謝,如“很高興我們能有共同的認識,辛苦你了”等,高興的結(jié)束這次談話。
如果在討論過程中,對方還是表現(xiàn)出抗拒,或者火冒三丈,那么也要清楚的表達自己對事不對人的態(tài)度,如“我沒有任何惡意,也知道這些談?wù)摃屓瞬桓吲d,只是希望我們能更加有效的合作,并且能找出更合理的辦法。”在談話中要盡量避免用“我對你”這樣的態(tài)度,讓對方感覺你只是就事論事,這樣就容易接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