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等不同,所以對事情的看法和感受都不會相同,所以恐懼癥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種類。一般來說,較常見的恐懼癥有:動物恐懼癥、密集恐懼癥、幽閉恐懼癥、深海恐懼癥、社交恐懼癥等,但這些分類對如何調(diào)節(jié)恐懼癥并沒有太大幫助,所以中國的精神障礙分類和診斷將恐懼癥分為三類:場所恐懼癥、社交恐懼癥、特定恐懼癥。
1.場所恐懼癥:指患者對某些場所存在恐懼心理,如電梯、公交車、火車、深海、高空、黑暗的地方、空曠的廣場等?;颊呖偸菗臅谶@些場所遭遇危險,或者自己某種疾病突然發(fā)作、情緒突然失控等,擔心自己無法逃離這些場所。
患者只要一處于所恐懼的環(huán)境當中,就會有一種危險逼近的感覺,使得患者不由自主的想要逃離,如果沒有及時逃離就會有窒息、心慌、流汗、震顫等感受,甚至當場暈倒,但離開恐懼的場所以后就會恢復正常。
案例:有一位在大樓高層工作的職員,在觀看了某次恐怖分子襲擊大樓的事件以后,開始變得不敢上班,他總是擔心自己上班的地方如果也遭遇了同樣的襲擊,自己將無法安全逃離。雖然知道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幾率很小,可還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恐懼情緒,每次勉強去上班,都是情緒焦躁,坐立不安,憂心忡忡,根本無法安心工作,所以只好辭掉工作。但場所恐懼癥會有一定的泛化的傾向,患者會逐漸對其它場所也產(chǎn)生恐懼情緒,變得不敢輕易出門。
2.社交恐懼癥:患者在與人交往上存在困難,總是逃避社交場合及做需要與人交往的事情。患者往往在獨處或者和熟人在一起都是舉止正常的,但一旦與不熟的或者陌生的、權威的人接觸就會出現(xiàn)臉紅、結巴、出汗、心慌、發(fā)抖等狀況,患者知道這樣是不正常的、沒有必要的,可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過分擔心自己的表現(xiàn)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如受到別人的鄙視、誤解等,所以患者就開始逃避與人接觸,以保障自己不出丑來維持自尊和形象。
3.特定恐懼癥:患者對某些特定的事物有恐懼情緒,如某些動物,狗、蛇、毛毛蟲等,或者某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尖銳物品、血液等,還有些患者對密集排列的物品有恐懼感。特定恐懼癥患者與其它恐懼癥患者一樣,只有在面對恐懼物品時才會發(fā)作,平時的生活和情緒狀態(tài)都是正常的。
特定恐懼癥的發(fā)作,大多與生活經(jīng)歷有關,如受過某類物品的驚嚇等,它的發(fā)病率女性要多于男性,但在青春期之前,男女的發(fā)病率并無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