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強迫癥是精神癌癥”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了,人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們在強迫癥調節(jié)過程中遇到了太多的困難,而且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的境況中,以致人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真正的問題并不在于強迫癥癥狀無法消除,而在于面對反復發(fā)作的癥狀我們總是無能為力,不管是藥物的還是心理調節(jié)的手段都會出現上述種種情況,所以人們不禁發(fā)出這樣的質問:強迫癥真的可以調節(jié)嗎?強迫癥是精神癌癥嗎?
出現類似這樣的質問是完全可以理解,但并不代表這些都是事實,只能說明我們還沒有找到最有效的調節(jié)強迫癥的方法,若要找到有效的調節(jié)方法,還得從問題產生的源頭開始說起。臨床經驗表明,強迫癥的發(fā)生與生理及社會因素的關聯度并不大,主要還是取決于心理因素,因此,我們需要重點從心理因素的角度來分析強迫癥的成因,一般來講,心理因素主要涉及知、情、意及人格四個方面的問題,但歸根結底還是人格層面的問題,上海神光心理咨詢中心專家小組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表明,強迫癥致病的終極原因就在于其內在的人格特質如過度追求完美、缺乏自信、過度要強、敏感、在意他人評價等等,正是這些特定的人格特質才導致了構成的強迫癥發(fā)病的心理基礎,也就是說,面對相似的成長環(huán)境和相似的刺激條件,具有類似這樣的人格特質的當事人更容易出現強迫癥,從這點意義來講,強迫癥的調節(jié)與預防需要從修復和完善這些相應的人格特質開始。
令人遺憾的是,當前我們所運用的強迫癥調節(jié)方法中卻少人有從當事人的人格層面入手加以修復的,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人格層面的修復和完善是有相當難度的,而且在短期內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相對來說藥物調節(jié)卻是一種短平快的調節(jié)方式,更能迎合當事人的需求,但大量的臨床案例顯示,藥物調節(jié)的有效僅限于從表面緩解某些強迫癥狀,還易形成對藥物的依賴性,長期服用還可能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心理專家并不主張過度的依賴藥物,更多的還從修復好完善自身人格層面的角度來調節(jié)強迫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