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從小就會從別人的評價和眼光中了解自己,一般情況下,這比較有利于更好的完善對自我的認識。與此同時,一部分人們對“完美”趨之若鶩,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在別人的眼里閃閃發(fā)光,可一旦越是這樣想就越事與愿違,甚至會形成強迫觀念,總想著自己不夠完美需要改變,導致一直跟著別人的眼光走。
小李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她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父母對她要求嚴厲,所以李小姐對于自身的培養(yǎng)一直非常努力,在大家眼中她是完美的公主,她自己也這么覺得。到了青春期,小李開始注意到自己和其他同學身上所產(chǎn)生的變化,大家開始關注身材、外貌,而不僅僅只用學習成績、興趣成果來評價一個孩子是否真正,小李也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貌。漸漸的,小李總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相貌有瑕疵,原因不在于小李的樣貌確實不好,而是她總是根據(jù)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聽到人說自己長得挺漂亮,就是鼻子高點就好了,或是臉再瘦點就好了,一般人聽到這樣的評價就會覺得自己應該長得不錯,值得高興,那些不夠好的地方完全可以接受,然而小李卻覺得鼻子不夠高或是臉不夠瘦便使得她一點都不好看,為此她日思夜想,希望能夠彌補自己這一不足的地方,甚至想到要去整容,但是遭到家里人的反對。每次照鏡子,小李都左看右看不滿意,后來發(fā)展到與人接觸時小李也刻意躲避,不希望別人再評價自己的外貌。
小李有典型完美主義傾向,并且她的完美更多的是來自于別人的眼光,正常人都知道,自己想要符合每一個人的審美標準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是小李卻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反而不斷地強迫自己去迎合別人的眼光,達不到目的便焦慮不安、煩躁,甚至可能影響學習,這對自己反而不利。對于別人的評價以及自己天生特有的那些缺點優(yōu)點,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刻意地強迫自己去改變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