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狀只是患者的一種表面癥狀,其根源卻在于其內心的心理沖突,那么這種心理沖突是怎樣形成的呢?心理學上認為,都與患者自身的成長經歷有一定關系,特別是早年的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
通過對大量“強迫癥”個案的分析,我們發(fā)現盡管不同個案強迫的癥狀各不相同,但他們在人格特質上有著驚人的相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格特質的形成于發(fā)展基本都是在早年的生活環(huán)境中完成的,特別是早年的生活經歷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一個人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會產生決定性影響,當然其中的遺傳、生理和環(huán)境因素也會一些影響,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早年的生活經歷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
那么,早年的成長經歷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也是如何影響人格特質?這些人格特質對強迫癥狀又有怎么的關系呢?
我們知道,家庭是一個人完成社會化的最初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真正任老師,從發(fā)展心理學上來看,個體的心理發(fā)展并非出生以后,而是胎兒在母體內就開始了,母親在懷孕期間的營養(yǎng)、情緒及生活環(huán)境都會對胎兒的心理發(fā)展產生影響,而胎兒出生以后,也是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需求的,并非我們多數人認為的只要把孩子喂飽、營養(yǎng)搭配充分就行了,而在這點上除了專業(yè)人士有些起碼的共識外被絕大多數的成人特別是年輕的父母所忽略,這也是成為個體產生心理沖突的開始。
在嬰兒階段,嬰兒就能體驗到各種各樣的情緒,但它表達情緒的方式卻極為有限,一般都是通過面部表情和哭聲來傳遞它的情緒,表達它的需求,而這些正是孩子早年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特別是母親所忽視的,這樣就會出現生命之初的“心理創(chuàng)傷” ,就會導致早年生活的種種需要得不到合理的滿足,從而對外界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這就會以后的諸多心理與行為問題埋下了禍根。
在之后的成長經歷中,家庭環(huán)境也成為個體心理發(fā)展的一道“坎” ,有些家長自身的人格特質通過言傳身教在影響孩子,有些則是家庭教養(yǎng)方式在深刻地影響孩子的人格。
有些家長自身就有追求完美,甚至有些潔癖的傾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會表現為對子女生活方面提出一些近乎苛刻的要求,一方面有些孩子難以做到,但又礙于父母的權威不得不做,這就是一種心理沖突,經過反復強化后就成為了一種固化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模式;另一方面,有些家庭存在兩種和多種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子女雖然內心不認同但又不得不去接受,這又是心理沖突產生的一大根源;還有一種情況是在有些父母的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財產” ,通過孩子來滿足自己曾經被壓抑或沒能實現的想法,對孩子提出的各種要求和期望并未孩子所愿和所能做到的,但也不得去不做并力求完美,內心也會本能產生一種心理沖突,只是多少時候會被壓抑,特別是遭遇挫折后這種心理沖突就會加劇,導致內心的緊張、焦慮、痛苦,再加上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就會將當時人推向心理崩潰的邊緣,這時這種心理沖突不要通過一定的形式釋放出來,否則就是兩種極端結果:發(fā)瘋或自殺,而多少人不會選擇這種的形成來釋放沖突,這樣就會表現出我們上文提到的一些強迫性癥狀,其實在就是一種心理沖突在行為上的外在表現,換句話說,強迫癥狀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引起強迫的深層次原因則是根源于早年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所累積的心理沖突及由此形成的一些人格特質。
那么,他們到底有著哪些相似的人格特質呢?我們神光心理咨詢中心通過多年的總結,發(fā)現這些共同的人格特質有:非常喜歡思考,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事情都喜歡想清楚、想明白,而且非常在意他人想看法和評價、過分追求完美、內心過分要強,而且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等。
這些人格特質是怎樣導致強迫的呢?
首先,強迫癥者都是內心很要強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真正的一面,從小到大對自己要求也很高,處處追求完美,喜歡把自己真正、陽光的一面展現在外人面前,而且特別愛思考,只要進入自己大腦的事情一定要把它想徹底、想透徹,否則就寢食難安,心理糾結、難受,到了實在想不通的時候在行為上自己迫使自己不去想,但在心理卻無法控制,于是內心的強迫和反強迫兩股力量就形成了劇烈沖突,最后就形成了強迫思維。
其次,強迫行為的形成是因為求助者的完美主義傾向和缺乏安全感所造成,他們?yōu)榱怂械氖伦龅谜嬲?、不出現失誤,力爭完美,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喜歡反復檢查、檢查、再檢查,其實自己也知道沒有必要這樣去看、去檢查、去洗等,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那么去做,最后越控制越厲害、越控制越嚴重,長期處于強迫與反強迫之中,最終形成強迫性行為。
一旦這些強迫癥狀形成,都會給當事人特別是家庭生活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一般來講,多數人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學習、工作和生活,少數人可能還會“因禍得?!?,在某些領域做出一番成績,但若遇到誘發(fā)性事件,部分患者就會陷入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中,若長期不能自拔,會給本人及其家人帶來痛苦,需要及時尋求心理疏導和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