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疑病癥患者)
一、基本資料
姓名:*** 性別:男 年齡:45歲 職業(yè):有12年警齡的警察
二、主要表現(xiàn)
患者,平時工作和生活都很嚴謹,對身體健康也十分關注,步入中年,紅光滿面,體態(tài)健美,用他的話說,他除了偶然感冒,幾乎沒受過病魔折磨。因為他有一個習慣,一旦覺得什么地方不舒服,便要找醫(yī)學圖書雜志對照研究一番,及時調節(jié)。他說一般的小毛病自己都能對付了。可當他四十二歲生日過后,他的心態(tài)漸漸變了,對自己越來越不自信。
有一次他在一本科普雜志中看到一篇短文,敘述喉癌的早期癥狀,當時他正好患感冒,嗓子有點發(fā)炎,便覺得自己的癥狀與書中所述很相似,于是疑心自己可能得了喉癌,心情非常緊張。第二天,他就到學校醫(yī)務所檢查,結果醫(yī)生診斷為風寒喉炎,并說吃點感冒藥就會好轉。吃了幾天藥,嗓子炎癥果然消失了,他也就放下心了。
然而時隔不久,患者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蟲咬處有些紅腫,就又變得非常緊張起來。他趕緊去市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這是蟲咬皮炎,用不著大驚小怪。患者對這樣的診斷很不放心,便又跑到醫(yī)學書店翻閱有關皮膚科的書籍。在一本通俗醫(yī)療刊物上,他查到了這樣幾句話:“‘痣’,若發(fā)生色素沉著、皮損迅速增殖、脫毛、疼痛等現(xiàn)象時,說明有癌變的可能,應提高警惕。”這一下使他大感焦慮,越琢磨越覺得自己身上的疙瘩可能已經癌變了。從此,他再也無心于教學工作和家庭生活,開始四處求醫(yī)問藥。但是,他去過的所有醫(yī)院,醫(yī)生們都診斷其癥狀為普遍蟲咬后皮炎。然而黃某卻怎么也不相信,并常與醫(yī)生們爭辯。后來,他為了得到更多的檢查,還耍了一點小聰明,表面上裝做恭恭敬敬,表示要聽醫(yī)生的話,然后則用拐彎抹角的方式,一再請求醫(yī)生給他做個小手術,把疙瘩取出來做病理化驗。無奈的醫(yī)生只好按其要求做了,結果仍確診不是癌變。
不久,那些小疙瘩和紅腫消失了,照理說,加上多位醫(yī)生的診斷,患者應該心里踏實了。可恰恰相反,他內心深處反而越來越害怕了,他認為,紅腫的消失可能是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于是一年多來,他整天惶惶不安,簡直鬧到了不能再活下去的地步。由于黃某過分害怕自己會得某種癌癥,因而焦慮不已;焦慮又引起一系列植物神經癥狀;而這些“癥狀”的出現(xiàn)反過來又加重了他對疾病的恐懼焦慮。如此這般,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三、疑病癥的調節(jié)
分析診斷:患者是典型的疑病癥。
疑病癥是一種神經官能癥,往往感覺過敏,除對一般強度的外來刺激不堪忍受外,對體腔內臟的正?;顒?,也能清晰地感知并過分關注,如感到體內膨脹、跳動、堵塞、牽掛、扭轉、纏繞、流竄、熱氣上沖等,仿佛自己就是特異功能醫(yī)師。這些內感性不適便成患者疑病的始因和基礎,再加上固執(zhí)多疑和易受暗示等個性特點,就往往發(fā)展成為疑病癥。
疑病癥與個人經歷有相關的關聯(lián)。人的心理不愉快,特別是幼年暑期有不安全的體驗,在成年后往往誘發(fā)疑病癥,這是內心深處懼怕情緒的再現(xiàn)。
患者三歲時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又娶了繼母,可父親整天忙于工作不怎么管家,繼母則偏愛她自己的親生女兒,不但不管患者,還經常對他無故打罵?;颊叩挠啄晔窃谔嵝牡跄憽⒖蘅尢涮渲羞^來的。患者十歲時,父親不幸在一次工作事故中喪生了,繼母不久也改嫁了,他便被叔叔領回家扶養(yǎng),靠著幾位親友的接濟,他頑強地讀完了大學,找到了工作。
患者因從小心靈受到傷害,心中留有陰影,所以他生活和工作時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這種不安,使他對周圍的一切,對自己的身體都特別敏感。長時間的過敏感,使他覺得漸漸產生了心理和價格的異常,而在他身上的表現(xiàn)就是對身體狀態(tài)的過度疑慮。
中心心理咨詢師找到了最根本的問題后,運用《神光中心療法》進行調節(jié),一個療程下來,求助者就完全走出痛苦,恢復了陽光燦爛的生活!